孫曉云:飽蘸濃墨,書寫新時代丨二十大代表專訪
日期:2022-10-17
我3歲習書,書法生涯迄今已逾64載,是新中國書法事業的見證者、親歷者和實踐者。而更讓我驕傲的是另一個身份——一名入黨近47年的老黨員,一名連續參加黨的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的黨代表。
記錄新時代、書寫新時代、謳歌新時代,勇于回答時代課題,是當代書法工作者的歷史使命。近年來,中國書協與時代同步伐,策劃舉辦了一系列影響重大的主題書法展覽,為在全社會營造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良好氛圍發揮了積極作用。
繼去年在中國國家博物館成功舉辦了“偉業——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書法大展”,以書法藝術展現百年黨史,今年中國書協又組織老中青三代300多位書法家精心創作、反復遴選的300余件作品,在國博再次展出“征程:迎接慶祝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書法大展”,是藝術家們用翰墨記錄歷史、謳歌時代、書寫人民、贊美英雄、錘煉自身的生動寫照。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泱泱中華,歷經風雨,創造了輝煌燦爛的優秀傳統文化,積累了豐厚的思想精華和文藝碩果,它們大量沉淀在中國文字和書法的獨特氣韻之中,這就激勵我們努力做新時代中國書法事業承傳的實踐者,讓書法成為中國人精神的首要標志。
近五年,我參加了中國文聯組織的“崇德尚藝”巡回宣講,先后去過很多地方。與基層文藝工作者和愛好者的面對面交流,讓我真切感受到人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懷有的巨大熱情。我們要讓書法走進學校、走進家庭,融入日常生活,讓更多人走近書法、愛好書法,真正地讓書法服務于人民。
孫曉云參加中國文聯“崇德尚藝 做有信仰有情懷有擔當的新時代文化工作者巡回宣講”活動
除了向人們散播熱愛書法的種子,“承傳”與“潤物”也是我的重要使命。專著《書法有法》傳遞了我幾十年對書法筆法的發現和研究,被譯成日、韓、英多種文字,再版36次。最近五年,我用行書書寫了《中國賦》《詩意江南》《運河頌》,今年又書寫出版了《中華匠心》,匯集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聰明才智和匠心技藝,展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實踐中發展生產、創造財富,昭示了有關技與道的文化思考。
作為黨的二十大代表,我將繼續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團結廣大書法工作者積極投身“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實踐活動,自覺擔當起新時代舉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園的重大使命,從百姓的迫切需求中體會真實情感,從感人肺腑的英雄故事中感受世間大愛,從國家蓬勃發展的偉大進程中獲得創作激情,為廣大群眾奉獻更好更多的優秀作品,滿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讓寫好書法成為中國人的時尚。(中國文藝網記者高森、賈巖采訪整理)
